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张嫱 通讯员 李柯
2月27日,2025(第三届)飞机价值管理国际论坛在山东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启幕。本次论坛以“产业联动,助力飞机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高质量发展”为主题,汇聚全球航空领域政产学研精英,共同探讨航空产业链协同创新路径。

开幕式上,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暘指出,飞机价值管理作为航空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,涉及飞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,在这个过程中,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通力合作显得尤为重要,航空公司、飞机制造商、维修企业、零部件供应商等各方应加强沟通与协作,共同推动飞机价值管理的标准化、规范化和智能化。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、开展联合研发、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,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。只有各方携手并进,共同构建完善的商用飞机价值管理体系,才能推动中国航空业的持续健康发展。中国航空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,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深入推进和全球航空市场的不断扩大,中国民航机队规模将持续增长,国产民机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论坛为期两天,围绕“产业联动,助力飞机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高质量发展”主题展开,邀请到来自中国民用航空局、青岛胶东临空经济区、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、香港飞机租赁和航空融资协会、空中客车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、上海波音航空改装维修工程有限公司、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等数十位行业专家学者作报告,共计发表17场专题演讲,组织1场小组讨论,吸引了超过40家企业参与,180余位来自各主机厂、租赁公司、MRO企业、价值评估机构、银行、律所等企业代表参会,共同推动飞机价值管理体系的发展。
飞机价值管理作为航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,是推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。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科学谋划航空航天产业布局,明确产业发展方向,正加快推进青航培训项目、上合空天信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,组建航空交通研究院探索低空经济发展模式,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动力。
“下一步,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将以上合示范区综合改革为总牵引,主动融入青岛市‘10+1’创新型产业体系,聚焦飞机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,深化与全球航空产业链领军企业、专家学者协同合作,鼓励各种形式的创新探索,推动航材保税维修、航空金融租赁、飞机拆解及再制造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,着力打造飞机价值管理的全球标杆和国际合作新平台。”张新竹表示。